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以“新”提“質”促產業變革——工業領域年夜規模設備更換新的資料成效觀察
新華社記者李曉婷、馬姝瑞、王凱
當巨型壓鑄機為新動力汽車鑄就“骨骼”,嶄新的全自動產線實現流程再造……我國工業領域年夜規模設備更換新的資料政策持續落地實施,正帶來一場以“新”提“質”的產業變革。
本年以來,中心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作為“兩新”中的主要一“新”,年夜規模設備更換新的資料政策若何轉化為發展動能?各地又若何多措并舉助企輕裝上“新”?記者走進一線找尋謎底。
促更換新的資料,傳統產業提質增效
走進位于重慶市北碚區的重慶順多利機車無限責任公司車間,一套套嶄新的全自動加工設備絲滑運轉。
“以前3個人操縱6臺數控車床,現在上料、下料、產品質量檢測,都靠機器人完成。”公司董事長周繼群說,不僅生產本錢下降10%擺佈,生產效力實現翻倍增長。
而這恰是得益于年夜規模設備更換新的資料的政策“加持”。“1.5億元花下往,我們本年產值可以增添2億元。”周繼群說。
重慶順多利機車無限責任公司車間內,工人正在生產線上繁忙。(秦廷富 攝)
重慶順多利機車無限責任公司的故事是設備更換新的資料助力企業提質增效包養網的一個生動例證。類似的場景正在全國多地“演出”:安徽省對755家重點用能企業開展節能診斷,量身定制改革路徑,改革后可年節約標煤810萬噸;山東安丘市的濰坊奧司奸細貿無限公司通過煥新流水線,產能翻了一倍;位于浙江溫嶺的鑫磊壓縮機股份無限公司技術改革項目周全投產后,預計聯網設備超400臺,生產效力整體晉陞30%……
設備更換新的資料助推生產流程再造提質,點燃企業內生引擎。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本年5月,在設備更換新的資料政策等原因帶動下,全國電機制造、船舶及相關裝置制造、鍋爐及原動設備制造等行業增添值同比分別增長23.3%、12.8%、11.8%。
“傳統產業長期受設備老舊、工藝落后等原因制約,生產效力較低,產能受限。加速傳統產業設備更換新的資料,能夠推動生產方法發生最基礎性變革,從源頭上改變傳統產業的發展路徑。”重慶市綜合經濟研討院院長丁瑤說。
向未來,驅動產業創新升級
經過一年多的設備更換新的資料改革,安徽永茂泰汽車零部件無限公司三個重要生產車間所有的改革完畢,工人們趕訂單、忙生產,車間內一片忙碌。
公司負責人王斌介紹,看似通俗的汽車零部件,卻蘊含著年夜工藝、硬科技,特別是新動力汽車的“輕量化”“綠色化”趨勢,對下游企業提出更高的配套請求。
“不改革就會被裁減,事理很簡單,但決心欠好下。”王斌坦言,“重要難題就是錢從哪里來。”
年夜規模設備更換新的資料政策讓企業年夜膽邁開程序。2024年,投資總額4.2億元的安徽永茂泰汽車一體化壓鑄智能制造項目正式啟動。王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根據年夜規包養行情模設備更換新的資料政策,公司可獲得15%的設備更換新的資料補貼,共計5040萬元。
圖為安徽永茂泰汽車零部件無限公司新安裝上線的3500噸年夜型壓鑄包養機。新華社記者馬姝瑞 攝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志杰說,年夜規模設備更換新的資料政策幫助許多企業解決了不想改、不敢改的問題,通過當局適度補貼有用撬動經營主體積極性。
設備更換新的資料不只是“新與舊”的變化,更帶動產業整體向高端、智能、綠色、平安升級,驅動技術不斷創新。
借助年夜規模設備更換新的資料的“春風”,山東青島國產工業軟件應用實現衝破,海爾科技、數智船海等企業衝破焦點技術,累計培養300余款首版次高端軟件;重慶實施綠色制包養造體系擴圍拓面行動,新建國家級綠色工廠37家、市級綠色工廠70家……
年夜規模設備更換新的資料政策加力擴圍帶動後果持續顯現,設備購置投資疾速增長。數據顯示,本年1—5月份,設備工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7.3%,增速比所有的投資高13.6個百分點;對所有的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63.6%,拉動所有的投資增長2.3個百分點。
優流程,助力企業輕裝上“新”
申報流程會不會很繁瑣?到款速率會不會比較慢?不少企業有這樣的擔憂。為此,各地多措并舉簡流程、優服務、強支撐,盡力消除企業推進設備更換新的資料的后顧之憂。
位于安徽阜陽市的吉利三寶高科新資料無限公司是一家全產業鏈的家紡企業,也是第一批疾速響應年夜規模設備更換新的資料政策的受害企業之一。
“補貼資金到位效力高,一方面是因為政策流程銜接緊密,另一方面是後期任務做得扎實。申報前,當地發展改造、工信、財政等部門就一同上門進行屢次政策解讀,還編制了分領域的申報指南,幫助我們用足用好政策。”公司項目經理劉萍萍說。
“最讓我們驚喜的是補貼撥付的速率。評審結束沒多久,補貼資金就直接打到了公司賬戶。”金能化學(青島)無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整個過程下來最年夜的感觸感染就是“政策很清楚、指導很明白、流程很簡單”。
更多金融、稅務等配套政策舉措共包養同助力企業掃除“上新”堵點、難點。山東通過設備購置補貼、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獎補等方法,支撐企業設備更換新的資料和技術改革;重慶強化金融聯動,出臺“技改專項貸”政策,稅務部門通過線上稅企互動平臺精準推送稅收優惠政策……
國家發展改造委有關負責人表現,下一個步驟將推動有關部門進一個步驟簡化“兩新”政策補貼申領流程,明確審核兌付時限,落實資金預撥軌制,緩解經營主體墊資壓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