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是國家級童裝產業基地與“雙千億”級新資料產業集聚區,早年就因織造業興盛而得名。這里童裝產業從家庭作坊起步,當年,熨衣服要用燃煤蒸汽鍋爐,效力不高,環境也欠好。
作為一名織里鎮的基層電力員工,我們牽頭推進了電能替換工程,將燃煤蒸汽鍋爐改革成電鍋爐后,沒有煙熏火燎,也沒有煤渣困擾,車間里用電熨燙衣服,每5秒就能熨燙一件。綠色電能的參加讓童裝生產品質和效力年夜幅晉陞,brand效應愈加凸顯,產業集群逆勢包養網比擬發力。
織里鎮25平方公里的中間鎮區集聚了47.3萬生齒,每平方公里約1.8萬人,是一個生齒組成多元、新房平易近眾多的新型小城。近年來,當局不斷優化產業布局,以綠色低碳為標的目的,加快傳統產業包養網智能化升級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養融會,對供電才能提出更高請求。
“十四五”期間,我們對織里鎮供電設施進行環境融會改革,實施“村網共建”服務鄉村發展,延長鄉村供電服務渠道,助力曙光村、潘塘橋村高標準農田改革與南太湖現代農業園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我們加快新動力汽車充電站建設,實現了供電設施與城市環境融會協調。隨著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包養網動力產業迎來史無前例的發展機遇,小鎮動力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程序不斷加速,藍色光伏板遍布村平易近和企業屋頂,今朝,織里鎮光伏裝機容量達到276兆瓦。
電網串聯著千家萬戶和企業生產。本年4月,位于織里鎮東部的220千伏雁沙輸變電工程順利建成投運,我和同事們都很是驕傲。220千伏雁沙變電站是湖州地區首座具備全電壓等級“一鍵順控”才能的智能化變電站,只需在計算機上點擊一下所需的包養操縱任務,就可以自動完成一系列的設備遙控操縱,任務效力進步了50%以上,綠色電能從這里高效輸送到千家萬戶,湖州市區東北部電網實現了從服務包養網產業到綠色智能的跨越升級。
近年來,我們還聯合當局部門發布“碳效碼”,設計科學的碳效評價體系,同時組建碳效工程師團隊,為企業降碳增效出謀劃策。還記得2023年炎天,我往湖州東尼半導體科技無限公司跑了好幾趟,向企業負責人科普購買綠證綠電的事。當年10月,該公司通過購買115萬千瓦時的綠電,抵消日常生產排放的896噸二氧化碳,不僅碳效等級晉陞了,動力綠色生產和消費也讓產品更具競爭力。而隨著不久前國際綠色電力消費倡議組織(RE100)宣布無條件認可中國綠證,讓我國企業轉變發展方法的決心加倍堅定了,信任隨著綠電消費不斷擴年夜,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含綠量”也將不斷晉陞。(講述人:國網湖州供電公司織里供電所所長 馮平輝 經濟日報記者 李景收拾)
發佈留言